威斯尼斯人wns2299cn(CHINA)官方网站-Standard Edition

天冷了,猪场要做好猪的呼吸道疾病药物防治措施!

2015-12-01 08:42:27

 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(PRDC)是猪场很为常见的疾病之一,在猪群中感染率极高,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。虽然现在治疗此病的方法很多,但费用高、效果差。本着临床经济实用和便于猪场掌握的目的,本文简单阐述我对该病的一些见解,不当之处恭请业界同仁斧正。




病原体侵袭 环境因素不容忽视


该病成因复杂,多种病原体参与其中,有细菌性的,也有病毒性的。在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中,肺炎支原体为基本感染因子,被称为呼吸道疾病的“百病之源”。常见混合感染的病毒主要有II型圆环病毒(PCV-2)、蓝耳病病毒(PRRSV)、伪狂犬病毒(PRV)、猪瘟病毒(HCV)、猪流感病毒等,常见继发感染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、传染性胸膜肺炎、链球菌病、多杀性巴氏杆菌病(猪肺疫)等,有萎缩性鼻炎感染的猪场发病会更早、更严重、更难治。


除了生物性致病因素之外,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,比如突然降温、空气质量差、有害气体含量超标、饲养密度过大、饲料霉菌毒素超标等。




“抗击”两大发病高峰 药物防治遵循四阶段


在临床实践中,要控制疾病的传播流行无非是通过疫苗免疫、药物控制、环境控制等几项措施来实现。据临床实践和相关资料来看,一般猪场存在两个发病高峰,即14周龄和18周龄,呼吸道疾病超过18周龄就会逐渐趋于平静。所以,有人称该病为“18周龄墙”。但该病进程缓慢,仔猪在哺乳期就已经感染。


掌握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后,可针对整个猪场不同猪群采取相应的措施。我对该病的药物控制分为4个阶段。


第 一阶段


母猪围产期。按照100千克饲料中所需药物的治疗量计算称取药物,将其拌入7千克饲料中,在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,每天早晚在喂料前各喂给250克加有药物的饲料。


第二阶段


仔猪断奶后2周左右进行,这时仔猪由教槽料换到保育料,日采食量在500克上下,按照治疗量或预防量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控制,连用2周。


第三阶段


该病第 一个发病高峰是14周龄,即91~98日龄,所以第三次投药时间应在80日龄以后或由保育舍到育肥舍的转栏前后,以控制第 一次发病高峰,连续用药5天左右。


第四阶段


在120日龄前后,连续用药5天左右。因为该病的第二次发病高峰在18周龄,超过18周龄此病趋于平静,所以在这一次投药后就不要再投药。为了在实际生产中便于操作,也可以将4阶段简化为3阶段,即母猪围产期、保育前期和仔猪保育期即将结束转为育肥这个节点上,在保育床(舍)饲喂加药的饲料3天,转群后继续饲喂4天。这样既可以控制呼吸道疾病综合征,又可以减轻转群应激。




药物选择有讲究 可参考三个组方


在药物的选择上,由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多与蓝耳病有关,所以选择一些能够抑制蓝耳病病毒的药物,如大环内酯类药物,业界反应较好的有“爱乐新”(浙江伊科拜克)和“泰万菌素”(武汉回盛),其次为替米考星、泰乐菌素、泰妙菌素等。


推荐药物:


组方一


爱乐新或泰万菌素+伊科力康(伊科拜克,氟苯尼考制剂);


组方二


泰妙菌素(支原净)或替米考星+氟苯尼考或阿莫西林(母猪用)+多西环素或金霉素或盐酸土霉素;


组方三


禾丰康诺(禾丰生物)拌料或饮水,成本低、效果好,适用于症状较轻的猪场。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,如果咳嗽气喘严重,可以加入麻杏石甘散、清热败毒散等中药制剂效果更好。




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有些人过度强调“药物保健”的作用,其实是一种误导,所谓“保健”即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为前提,而使用西药或者中药定期投放只能叫做预防性投药。其实,药物预防是把双刃剑,过度用药会导致机体内脏器官受损、免疫力下降、细菌产生耐药性、猪体内菌群失衡等问题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,越是投药多、频率大的猪场越难管理,人为地加大了生产成本,降低了猪群的抵抗力,增加了耐药菌群产生的几率,为今后出现更大的问题埋下了隐患。


控制呼吸道疾病还要特别注意对环境的控制,注意通风换气、降低饲养密度、控制合理的温湿度(温度不低于18℃、相对湿度60~80%)改善猪只营养状况、提高机体免疫力。在冬季如果通风与保温矛盾的情况下,应以通风优先,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。


标签

本文网址:/news/1418.html

相关产品

相关新闻

沈阳总部

ADD: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大街169号

TEL:024-88082666

二维码

未标题-2.png

 

ewm2.png

343434.jpg

威斯尼斯人wns2299cn视频号官方微信号招聘公众号

分享